胰膽管狹窄是消化内科和肝膽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根據其病因分為良性狹窄與惡性狹窄兩類。經内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對胰膽管狹窄病變進行良惡性鑒别的重要手段,但對惡性胰膽管狹窄的檢出率偏低。
探頭式共聚焦顯微内窺鏡(簡稱pCLE)一種全新的内窺式顯微成像系統,采用最先進的生物細胞學分析技術,結合精湛的光學系統和獨特的算法處理,實現了超高的分辨能力和超微的觀測端。為臨床醫生提供實時在體的病理級圖像信息,在臨床診斷、治療、随訪中發揮重要價值。借助共聚焦顯微内窺鏡及相應的胰膽管探頭,醫生可以在ERCP手術過程中實時看到狹窄處細胞級别的微觀圖像,從而可以更及時、準确觀察狹窄部位,并及時做出診斷及對應的治療。
2020年,由我院劉謙院長牽頭的海南省重大科技計劃“胰膽管共聚焦顯微内窺鏡研發”立項,旨在推動共聚焦内窺鏡在胰膽管疾病中的應用。2021年4月2日,本項目首次專家研讨會在海南大學正式召開。會議邀請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消化内科主任侯曉華教授、武漢大學附屬中南醫院消化内科主任趙秋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普外科嚴俊教授、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消化内科屈銀宗教授等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學者們齊聚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共同研讨共聚焦内窺鏡技術的發展及其胰膽管疾病方面的應用。
面對胰膽管的狹窄空間和特殊的進入方式,pCLE面臨更高的技術門檻和工藝門檻,在已有技術基礎上,需要進一步挑戰技術和工藝極限,并在各項指标中取得最佳平衡。參會的臨床專家們現場觀摩了國産胰膽管共聚焦探頭樣品,并就關鍵技術問題,與精微視達醫療科技(武漢)有限公司的研發團隊和海南大學科研團隊進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提出了多項對項目推進有重要價值的建議。


除共聚焦顯微内窺鏡在胰膽管疾病領域的應用交流外,會議特别邀請了侯曉華教授、嚴俊教授跟大家分享了共聚焦顯微内窺鏡在早期癌症診斷和外科手術中的應用。
大量臨床數據表明pCLE能夠大幅度提高早期癌症的檢出率,pCLE的圖像特征與病理學結構更接近,對于臨床醫生而言圖像解釋更為直觀,同時能夠為患者減少不必要的活檢損傷,操作簡單、更易上手。在腸道外科手術切除病竈時,使用pCLE能夠更準确的判斷病竈切除的長度,在寸土寸金的低位直腸全切術中,盡可能多的保留腸道組織,有利于大幅提高患者術後的生活質量。
自成立以來,精微視達一直專注于光學活檢技術的開發。作為中國精密光學活檢技術的開拓者,精微視達在十三五期間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牽頭工作,聯合國内知名科研機構、質量檢測中心、權威臨床中心共同研發了我國首台可用于臨床的“共聚焦内窺鏡系統”,在國内率先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許可和生産許可,成為國内首家、全球第二家實現共聚焦顯微内窺鏡商業應用的企業。此次參與海南省重大科技計劃,标志着精微視達将憑借其十餘年的技術積累,進一步擴大共聚焦内窺鏡技術的臨床應用範圍,旨在推進癌症的預防、精準診斷和高效治療,改善生命質量,延長生命長度,為健康中國遠景目标的實現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