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B302教室,昆明理工大學醫學院白潔教授和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蘇莉教授分别進行了主題為“mPFC(内側前額葉皮層)硫氧還原蛋白1抑制甲基苯丙胺獎賞效應的作用及神經環路機制研究”和“高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轉移驅動因子的發現”的精彩報告。
硫氧還原蛋白1(Thioredoxin-1, TRX-1)是一種小分子多功能蛋白,具有抗氧化、調節細胞增殖和凋亡、參與DNA合成和轉錄因子的激活等。白潔教授團隊研究發現,mPFC腦區Trx-1高表達能夠調節甲基苯丙胺誘導的突觸可塑性變化,抑制獎賞效應。腫瘤轉移是乳腺癌患者死亡的元兇,而三陰性乳腺癌轉移能力強且死亡率極高。蘇莉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中,明确了信号誘導增殖相關蛋白1(SIPA1)行使轉錄因子功能,通過調控多種基因轉錄,促進三陰乳腺癌轉移。
在講座中,白潔教授和蘇莉教授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她們的研究成果,為海南大學的師生們搭建了一個寶貴的學習與思想碰撞的橋梁,更是激發了廣大師生對生物醫學前沿探索的熱情與向往。兩位教授的學術成就和對生物醫學領域的傑出貢獻,激勵着年輕一代學者們積極投身于科學研究,引領着他們向着前方的科研道路奮力邁進。


主講人介紹:
白潔,昆明理工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雲南省“興滇英才支持計劃”雲嶺學者,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雲南省應激與神經系統損傷創新團隊帶頭人。主要從事神經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研究硫氧還蛋白在藥物依賴及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機制。在J Neurosci,J Biol Chem和Free Radic Biol Med等雜志發表SCI論文70餘篇,總影響因子達300以上,論文被引用超過5000餘次。主持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10餘項。
蘇莉,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日本京都大學博士。研究方向為腫瘤細胞轉移機制及腫瘤微環境特征研究、腫瘤轉移相關生物靶标發現和腫瘤精準治療技術研發,以及腫瘤轉移關鍵蛋白質功能和結構的研究。主持科技部中日政府間合作國際合作重點研發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多個項目,以通訊作者在Oncogene、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Biology、Front Cell Dev Biol.、Int J Biol Macromol、JCS、Cancers、Nanoscale等雜志上發表多篇研究論文,授權發明專利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