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1日上午,在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B103會議室,暨南大學任超然教授進行了主題為“初探光療的神經機制”的精彩報告。
外界光信息除了影響成像視覺外,還具有非成像視覺功能。光療可以調節情緒,影響晝夜節律、記憶等腦功能。揭示非成像視覺功能的神經機制,對于理解複雜的環境因素調節腦功能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意義。任超然教授的團隊近期研究發現,光療可以通過激活SC腦區促進MPTP模型SNcDA神經元的生理功能,緩解帕金森症狀。
在講座中,任超然教授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相關的研究成果,為我院師生搭建了一個寶貴的學習與思想碰撞的橋梁,更是激發了廣大師生對生物醫學前沿探索的熱情與向往。

主講人介紹:
任超然,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重點研究非成像視覺功能的神經機制,并探索靶向光信息傳導系統改善神經系統疾病的新型物理幹預策略。圍繞該主題,任教授在Neuron、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PLOS Biology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了一系列學術成果,其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創新2030(中國腦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支持。任教授還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23)、“廣東省卓越青年團隊”(2022)、“國自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9)、“廣東省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2018)等人才項目。任“中國神經學會-應激神經生物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神經學會-神經技術分會”委員、“中國細胞生物學會-神經細胞分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生理心理專委會”委員等學術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