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上午,由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和海南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聯合主辦的生物醫學工程領航講壇第一期成功舉辦。作為領航講壇的開篇,第一期邀請到了生物醫學工程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華人科學家之一、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生物醫學工程系創系主任錢煦先生為海南大學的老師和學子們在線講授《科學與人生》。海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駱清銘教授主持了本期講壇。講壇開設多個線下分會場,包括海南大學海甸校區會場、崖州灣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會場、儋州校區會場、觀瀾湖校區會場、全校各書院會場等,近2000名師生共同聆聽了錢煦先生的報告。

錢煦先生被譽為學術界的傳奇,他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位獲得中美所有最高學術機構院士榮譽的學者,包括:包括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醫學院、發明家學院、自然與藝術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與工程院的外籍院士等。世界科學團體與機構共授予他三十多項榮譽,且錢先生還擔任多個學會會長、主席、榮譽主席等。他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創建了生物醫學工程系并任首任系主任,與國内高校聯合建立“錢煦班”培養衆多學子。
在錢煦先生進行演講之前,駱清銘校長首先介紹了錢煦先生的學術成就,以及他本人與錢先生的淵源,兩人曾于2009年在華中科技大學合作開辦了首個“錢煦班”,培養了數百名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優秀學子。
錢煦先生首先介紹了自己早期的成長經曆。他1931年出生于北京,成長于二戰中的上海,他的父親在他兒時曾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攻讀化學博士。二戰時期,他在上海法租界度過了艱難的幾年時間,此後,他領悟到比起最困難的時刻,此後的人生會更會為一些小事而感到幸福和滿足。随後他提到了二戰後同父母親友北上的經曆,讓他學會了承擔責任。
1950年代,畢業後,錢煦先生面臨選擇臨床醫學或基礎科學的重大決定。在台灣服兵役期間,他一直在思考自己未來将要學習的專業方向,最終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Magnus Gregersen的影響下,決定攻讀心血管生理學的博士學位。他認為,一個人的決定會影響一生,有時是自己做下的決定,有時會受到外界的影響,但要勇敢,一旦做了決定就要堅定的走下去。
之後,錢煦先生講述了自己在美國期間的求學經曆。錢煦先生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論文題目是“交感神經系統在出血補償機制中的作用”,這項研究為神經生理學和心血管生理學搭建了橋梁。在1960年代,錢先生開始研究血液流變學,特别是血液的流動和變形,建立了血液粘度的基本決定因素(包括血漿粘度、細胞濃度、細胞變形能力、細胞聚集等),并發表了多篇具有開創性的論文。
博士畢業後,錢煦先生留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他與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力學教授Richard Skalak的合作,特别是在紅細胞變形和蛋白質聚集的研究上。他們的跨學科合作極大地推動了血液力學和生物力學的研究。在後續的研究中,錢先生通過生物實驗和理論建模研究了大分子如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内皮細胞中的傳輸,并揭示了該過程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錢先生的研究揭示了血流模式對血管内皮細胞功能和病理的影響,直流部分的流動被認為具有保護作用,而分支點的流動紊亂則更容易導緻動脈粥樣硬化。在取得一系列學術成就之後,錢先生從哥倫比亞大學到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創建生物醫學工程系,并成功将UCSD的生醫工專業帶領到全美第一的成績。
錢煦先生以“7C”理論作為演講的總結,包括熱愛、投入、理解、創新、合作、溝通、完成(Compassion, Commitment, Comprehension, Creativity, Cooperation, Communication, Consummation),并強調了在科學研究和人生選擇中,選擇方向的重要性。他提到,最終目标是為人類的健康與福祉作出貢獻,而非追求名利。在講壇的最後,錢煦先生和同學們進行了友好互動,解答了關于生醫工學科基礎、人工智能、實驗與理論等問題,為學生指點迷津,提供啟發和指導,身體力行體現了“領航”一詞的涵義。

“生物醫學工程領航講壇”是由海南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和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聯合主辦的系列學術講座。講壇邀請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知名專家,分享學科曆史、技術創新、學術前沿、行業動态、臨床需求、發展趨勢等方面的獨到見解,拓展聽衆視野、啟迪創新思維、引發思想碰撞、促進交流合作。講壇立足海南自由貿易港,發揮區位優勢,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通過構建國際學術交流高地,加快培育和發展海南省生物醫學工程領域新質生産力;通過甄選學術名師,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立德樹人,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
更多詳情請看:海南大學舉辦第一期生物醫學工程領航講壇-海南大學新聞網 (haina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