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交流 >> 正文
27 2024.12

閱讀:

    【點亮前行之路】生物醫學工程領航講壇第七期順利舉辦

2024年12月26日上午9:30,生物醫學工程領航講壇第七期在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B104報告廳舉行。本期主講人是康奈爾大學放射系和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康奈爾大學MRI研究所所長王乙教授。

王乙教授1994年博士畢業于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現在是康奈爾大學放射系教授、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康奈爾大學MRI研究所所長。王教授因在定量磁化率成像 (QSM) 和其他新穎MRI 技術方面的大量開創性工作,在MRI領域享有盛譽。他是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學會(AIMBE)、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國際醫學磁共振協會(ISMRM)的會士,并于2024年獲國際醫學磁共振協會金獎。這是醫學磁共振協會的最高榮譽。多年來他一直活躍于生物醫學MRI研究領域,在許多資助機構,包括NIH、歐洲研究委員會和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任評委. 并擔任多項NIH資助的PI。他發表了300多篇同行評審期刊論文。

393C4

在本次領航講壇中,王乙教授以“QSM——組織磁化率的複雜與美”為主題,從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入手,讨論了質子-質子短程偶極作用與質子-電子長程偶極作用的不同,并闡述了質子-電子偶極作用在梯度回波MRI圖像的積累過程。王乙教授開發的定量磁化率作圖(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QSM)技術能夠通過非局部相位的偶極子反卷積來研究組織磁性,不僅實現了腦組織中鈣、鐵沉積的定量可視化,還可用于頸動脈斑塊鈣化與内出血情況的鑒定,所得結果可被組織學方法驗證。在此基礎上,王乙教授還将血流動力學信息納入到組織磁性的考量之中,借助動脈自旋标記(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技術,進一步實現了髓鞘和血管内血紅蛋白的磁性分析。王乙教授的研究提供了可用于分析組織鈣鐵沉積的無創影像學方法,有助于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的深入發展。

323BD

在講壇的尾聲,王乙教授講述了自己求學和做研究的經曆,任何當下正在進行的學習都是有意義的,終會有一天對取得的成果做出貢獻。院長李鵬程為王乙教授頒授領航講壇紀念盤。


編輯:孔暢逸

單海威

初審:施   

終審:張雲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