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6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Nat. Commun.15, 1453, 2024)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周非凡教授團隊論文Non-invasive modulation of meningeal lymphatics ameliorates ageing and Alzheimer's disease-associated pathology and cognition in mice。該研究利用近紅外激光(808 nm)對衰老及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小鼠實施無接觸經顱光療,顯著提升腦膜淋巴系統引流功能,最終實現小鼠的病理緩解及認知提升。

AD是一種年齡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為β-澱粉樣蛋白(β-amyloid, Aβ)異常聚集和神經元纖維纏結,進而導緻神經元功能障礙和認知能力下降,是最為常見的高緻死率老年疾病之一。當前,藥物治療作為AD主流療法,仍舊面臨藥效不佳、易誘發毒副作用等問題。因此,亟需開發安全有效的AD治療新手段。
腦膜淋巴管(meningeal lymphatic vessels, mLVs)作為中樞神經系統引流的重要途徑,被證實參與Aβ清除。近年來研究發現,mLVs随着年齡增長或AD進展而發生功能退化,這可能是加劇認知功能障礙和神經損傷的潛在因素。病毒載體介導的血管内皮生長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 VEGF-C)治療能夠有效增強mLVs引流,進而清除中樞神經系統中的有毒分子,提高學習和記憶能力。因此,mLVs可能成為年齡相關認知障礙的治療靶點。然而,入侵性治療模式并不适用于長期治療AD等慢性、進行性神經退行性疾病。開發新型無創的AD調控策略迫在眉睫。
基于mLVs分布于硬腦膜這一淺表位置,周非凡教授團隊提出通過光調控mLVs功能改善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策略。該研究證實了經顱光刺激通過增強腦膜淋巴内皮細胞功能提升淋巴系統引流,進而促進衰老和AD小鼠的病理緩解和認知改善,為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改善提供了一種潛在的調控策略。

該研究得到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STI2030-Major Projects 2022ZD0212200)和海南省創新人才項目(KJRC2023C30)的資助。海南大學周非凡教授和駱清銘院士為論文的通訊作者,周非凡教授課題組博士生王淼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北京理工大學吳勝男教授,海南大學劉謙教授等作為共同作者參與相關工作。
論文鍊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5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