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教授。多年來楊健教授立足臨床重大科學問題,對肝髒消融微創診療、内鏡引導顱底腫瘤介入診療、可視化光動力治療電子内鏡系統研發、主動脈夾層精準腔内修複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系統且深入的研究了内鏡引導手術導航、超聲引導手術導航以及 X 光引導手術導航的核心理論和技術,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驗研究經驗。對多模态圖像引導手術導航的核心關鍵問題開展了近18年的研究工作,針對微創手術面臨的看不見、看不清、看不準的難題,相繼開展了手術導航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和臨床應用的創新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在理論創新方面,提出了多模态圖像彈性配準與融合顯示、實體器官結構優化與分割建模、多角度血管三維重建與功能分析理論并取得了系列創新成果,顯著提高了微創手術可視度、增強了結構識别力、擴充了空間信息量。在技術創新方面,突破了内鏡入路術野擴大與皮下結構安全預警、病變三維結構識别與消融過程量化評估、拓撲結構信息呈現與血管病變量化分析等關鍵技術,大幅提高了顱底腫瘤切除、肝癌微波消融、血管介入等微創手術的效率、精準性和安全性。在應用創新方面,主持研制了3套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多模态圖像引導手術導航系統,在國際上開拓了虛實融合、虛拟路徑規劃和安全預警等獨有功能,相關成果實現了轉化,在15家三甲醫院和7家企業實現了創新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科研成果獎勵:
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近5年,在IEEE T. Med. Imaging、IEEE T. Image Process.、Med. Image Anal.等國際知名期刊上共發表第一和通訊作者SCI論文60篇(篇均影響因子3.5),其中JCR Q1論文32篇。近5年SCI他引692次。以第一發明人授權相關國家發明專利28項,其中11項專利實現技術轉讓,成果轉化總費用1337.5萬元。申報PCT國際專利2項。成果轉化獲國家醫療器械注冊證1項。獲2017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序5)、2018年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序2)、2014年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序4)和2018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序3)。入選2009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10年北京市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