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朝輝,男,196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從1986年起至今任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該所副所長(1984-1987年),所長(1987-1999年),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所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86-1993年),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院長(1999-2007年)。葉朝輝200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擔任中國共産黨第十五、十六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科研綜述:
主要從事波譜學與量子電子學的研究,為發展我國铷光抽運原子頻标做出過重要貢獻。在磁共振波譜學的理論和實驗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前沿研究,在固體高分辨及多量子核磁共振研究方面有創造性的研究結果。首次報道了脈沖Fourier變換的次諧波核磁共振現象;用轉動算符方法進行核自旋動力學的研究;創造了快速測定魔角的方法以及多量子弛豫時間的直接測量;發展了Raman磁共振波譜學;揭示了磁共振實驗中輻射阻尼效應的物理本質;主持建立了國際上最大功率的動态核極化譜儀;在研究旋轉固體的核磁共振性質以及對分子篩、煤和油料種子的應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意義的結果;近年來緻力于探索磁共振與生命科學的交叉,開展了系列的研究。
科研成果獎勵:
二十年來,在磁共振波譜學的理論和實驗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前沿研究,在固體高分辨及多量子核磁共振研究方面有創造性的研究結果。曾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發表論文250餘篇,1995年被評選為全國先進工作者。